“勇担当、勤健体、乐学习、会欣赏”这是门头沟区军庄小学的育人目标,“勤健体”也成为学校的一大教育亮点。近年,学校在开设足球、篮球两项主打运动项目的同时,创门头沟区之首引入曲棍球课程,并与军庄中学对接九年贯通培养“曲棍球少年”。

男生女生同享绿茵场

“每一名学生学会一项体育技能。”这是军庄小学和谐课程的目标之一。但除此以外,在校长张秀明看来,加强体育锻炼是强身健体的关键所在,也是当今社会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之一。“学生也是一样,如果想有所作为,好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是必须的。”因此,体育运动可以说是军庄小学每个人的身上共有的“校园化标签”。但说到运动项目,足球首当其冲值得一提。

早在2000年,学校就将足球运动作为特色体育项目来抓,不仅面向全校学生每周开设一节足球课,更组建足球队,将足球打造为军庄小学的“校球”。毫不夸张地说,学生从入学起便已经具备了初级的“足球基因”。这是因为学校“先下手为强”,在幼儿园开展提早干预。“我们下设一所幼儿园,从大班开始就开设足球课,由我们的专业足球教师授课,培养孩子们对足球的兴趣。”张秀明说,这样做也是为了足球“幼升小”的无缝衔接。升入小学后,学校的普及性足球课将继续培养“足球小将”。张秀明介绍,每班每周一节体育课均为足球,男生、女生分别授课,女生一学期足球、男生一学期篮球,然后交替。在平时上课时,教师将会挑选出足球基础较好的学生加入足球社团,目前,学校已成立男生甲乙队和1支女队,共60人,他们将代表学校“出战”。“我们和市内、区内的5所学校共同组建了足球俱乐部,每学期会开展一次友谊赛。”足球的开展,不仅强壮了学生们的体魄,懂得了合作,更让他们“以球会友”,广交朋友。

如今,足球在军庄小学不再只是一项运动,而变成一种校园文化。在校内,时刻可见国旗、校旗、球队旗三旗飘扬;在班级内,时刻可见班徽、队徽、球队徽三徽悬挂;在操场上,经常听到国歌、校歌、球队歌回响……

曲棍球固化“小升初”生源

随着体育运动在全校的深入推进,2014年,军庄小学也创门头沟区小学之首,将曲棍球引入校内,自此,曲棍球不仅成为学校的特色运动项目之一,更架起小学与中学升学的桥梁。

说起引入曲棍球的机缘,还要提到学校的一名毕业生。张明秀告诉北京晨报记者,其实能够将曲棍球这项高雅运动引入农村学校,还是因为学校曾经培养的一名学生“反哺”母校。小学6年在浓郁的体育氛围下浸润,这名毕业生在小学毕业后便升入体育运动学校,并在曲棍球方面扎根。经过数年的磨砺,他出任门头沟区体校教师、并担任全国曲棍球裁判。回到故乡的他,决心回到母校,将自己的事业在母校继续发展。于是,学校面向三年级学生开展曲棍球校本课,并从中选拔优秀队员组建曲棍球社团。对曲棍球的热爱,使得很多学生在“小升初”时没有外流到别的学校,而是选择直升对口中学且也开设曲棍球课程的军庄中学。“我们和军庄中学虽然是对口直升校,但开设曲棍球课前很多学生会通过其他途径升入其他初中。但是曲棍球开设后,第一届曲棍球毕业生只有几个流入别的学校。”张秀明认为,这也是曲棍球的另一个益处——促进九年贯通培养。